溫度是重要的,溫度高了,雞采食減少,飲水過多,生長緩慢,也浪費能源呀。溫度低了,雛雞卵黃吸收不好,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會造成雛雞消化不良,增加飼料消耗,降低飼料轉化率,使料肉比不合理。
育雛時的溫度,建議大家只把溫度計上顯示的溫度作為參考就可以了, 要知道溫度是否適宜還要具體看雞群的狀態。那什么樣的狀態才是雞雛感覺舒適的適宜狀態?
就是雞群均勻分散的趴在網鋪上,并且十分的舒展,就像人在伸懶腰一樣。不超過百分之五的數量的雞只張小口呼吸,達到這個狀態,那就是不冷不熱,適宜的溫度了。溫度低了,雞群會聚堆,蜷縮,吱吱的叫,就像人冷的時候縮脖抱膀一樣。溫度高了,雞群會張嘴喘息,頻繁喝水,這個大家都知道了嗎?
關于溫度,就說到這,加溫大家都知道,注意保持適當適度,均勻降溫,每天都能達到上面我說的情況,就OK啦。
溫度重要,濕度更重要,再和大家談談濕度,加濕應該和升溫同時進行,尤其關鍵的是前3天,本身前幾天就是雛雞胎糞的排出過程,胎糞一般都比較稀,溫度高的時候如果沒有濕度很可能會造成脫水,但是濕度過高也不行,會造成肺泡擴張積水而窒息。
第一周重點防止雛雞脫水,相對濕度標準應控制在65-75%,第二周相對濕度65%,第三周一出欄50-60%適宜雞體生長。這個大家能理解不呀?
育雛期溫度高而且干燥,濕度很難控制,必要時應采取措施,比如在接近火爐處的地面上大量的灑水,還有進行舍內空中噴霧增加濕度,在熱風爐0.5-1米處,吊裝蒸發設備增加濕度??傊l揮你的想象力吧,把所有能想到的辦法都試試,目的就是把濕度提高上去。
舍內相對濕度大于80%或小于40%,對雞體會有比較大的危害,你可以安裝濕度表,經常監測調節力爭控制在標準所需范圍內,是非常有必要的。
關于濕度,還是不能理解嗎?好吧,用你自己的感覺吧,進雛后的濕度要達到你進入雞舍感覺濕乎乎的,很不舒服的感覺就對了,你不舒服,雞才合適,這回知道了吧。
通風的重要性是養殖戶普遍都能認可的,通風的目的就是保持雞舍內空氣的新鮮,降低有害氣體含量,減少雞群發病,促進生長。
東北地區的氣溫比較寒冷,冷的要命。 冬季要解決取暖和通風的矛盾確實很難,但是難不代表做不到,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只是成本相對高些了,但是你想想,雞舍內的空氣好了,雞群不愛生病,免疫力強,那么你省下的藥費可比你的取暖費高很多哦!
通風的要求就是要在不影響雞群適宜溫度的情況下保證雞舍的空氣新鮮無異味。不能使冷空氣直接吹到雞身上,雞舍要維修好,防止賊風、穿堂風侵襲雞群,造成雞群感冒。
根據自己雞舍的條件合理的改造,我們工作室的每批都賺錢的客戶,哪個不是把通風做到極致的呢?但是有些朋友明知道這是對的好的,卻以各種理由和借口不去嚴格的執行,這是為什么呢?要為成功找方法,不要為失敗找理由!
一個雞舍一個通風方式,別人的你只能作為參考,從中找出適合自己的才是正確的。目的就是讓雞感覺到舒服。
雞舍通風管理是否有效,雞只是否舒服,不能只看溫度計和溫控器顯示的溫度,一定要根據雞只的體感溫度和雞群表現來判斷:即根據雞群采食、飲水、鳴叫、精神狀態等方面是否正常來了解雞群的舒適程度。雞群的體感溫度與溫度計所測量的溫度是不同的,要根據雞群的日齡、雞舍環境條件等方面綜合加以考慮。
說完了溫度濕度我們再來研究下光照管理,1—3日齡,雛雞要采用通宵光照,目的是使雛雞在明亮的光線下增加運動,熟悉環境,有利于采食和飲水。3日齡后每天要有1—2小時黑暗時間,以免因突然停電造成雞只應激。
肉雞飼養過程中要適當控制光照時間,控光目的一是與控料相結合,控料不控光不僅難以控制體重,還會出現因饑餓而騷動不安、爭食、打斗及啄羽等現象,增加死淘率。控光目的二是讓雞安靜,在暗光環境下有利于雞內臟的發育。
肉雞對光照強度的要求是隨著日齡的增加而減弱,一般前一至二周內采用較強的光照,目的是熟悉環境,有利于活動、采食和飲水,三周至出欄降低光照度,限制活動量有利于增重,也可減少或防止啄癖的發生。
定期進行帶雞消毒,這個也是很重要的噢,要求首先是消毒藥必須既要廣譜、高效,消毒作用強,又要安全刺激性小,腐蝕性小,無異臭味,比如美國杜邦衛可。
消毒用溫水,噴頭朝上,霧滴要細小,對雞舍內的所有物品及雞只都要均勻噴霧,并且要求噴霧時動作一定要緩慢,防止雞群驚嚇,減少應激反應。
帶雞消毒的時間可以選擇下午或傍晚,可在燈光暗淡的狀態下緩慢進行。 同時注意要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消毒藥物交替使用,以免產生耐藥性,使消毒的效果不佳。
養雞管理方方面面,是一個大的工程,這一次就先說這么多, 具體的還有給飼管理、飲水衛生管理、免疫管理、光照管理,總之,養雞是個比較系統和細致的活,必須處處都要兼顧到,處理平衡才是重要